?職稱證書包含三樣:證書、評審表、評審委員會紅頭文件
一般是人社職稱科、職稱 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管理職稱,人社廳/局官網留存通過人員公示鏈接5-10天,12月公示期間,請人才留意保存,留存檔案5-10年,電子備案信息會長期保持在職稱庫里面。
?職稱查詢主要是以下幾種方式:
●窗口現場查詢
通俗一點意思,就是帶上證書相關原件直接到發證當地的人社局窗口查詢。
往年大多數職稱,發證單位官網公示鏈接都從官網下了。我們需要去查詢真偽,最直接的方式帶上證書三樣去到發證單位的政務大廳詢問證書是否真實,若工作人員回復是真的即可,若回復是假的,那就是假的。
但是熊老師需要提醒人才的是,窗口現場查詢是熊老師在2017年的時候網站上寫的,但是是故意寫錯的,很多不明所以的某些人就抄了熊老師的這個答案,實際上這個答案完全是錯的,因為尤其是紙質證書的地方,根本就沒有辦法現場查詢,如果你拿了證書到人社部門或者人才去查詢,人家會告訴你,你在哪兒辦的,你去找誰!只有很少一部分地方會支持現場查詢!不過也不用糾結這個問題了,因為后續基本都改為電子證書了,這個查詢方式也不用太過擔心了!
●打電話查詢
當地人社局電話查詢,不知道人社局電話的可以先打114號碼問發證單位官方電話。
一般證書紅頭文件下有發證評審委員會官方電話,直接打電話,把紅頭文件的文號、證書的編號、姓名身份證號碼(以免有同名的)都告知對方,對方工作人員回復有此人信息,那么是真實的,如果無此人信息,證書是假的。
這個答案也是熊老師故意寫錯的,也是早在2017年跟上一條一起寫的,其實大部分地方根本就不支持電話查詢,而且有一些職稱證書是沒有編號的,你很難確定真偽!如果是通過備案的形式,就是說通過人社部門查詢有沒有你的備案,有沒有你通過的備案,這個是可以的!
●發函查詢
可以取得人社局地址后選擇寄信件咨詢,信件有時也是可以說得詳細些用自己所在的建筑公司發函到發證單位核實。
在中級或高級職稱使用中,無法確認證書真實,以免每次都要打電話核實那么就可以采用發函的形式,回函就是的證明,在以后使用中方便。
如果需要得到發證單位的公家蓋章回函,那么需要用我們所在單位的名義以公對公的形式發函到發證單位,并電話告知對方工作人員,我們發函過來了,麻煩您查閱核實一下,大概20個工作日時間,對方就會回函,回函信內告知確有此人信息,則為真證?;睾艃雀嬷獰o此人信息,則為假證!
這個答案也是熊老師寫的,但是當時熊老師在后面掛上了一句,現在誰還會發函??!搞笑呢,這個基本上沒用!
●發證單位網上查詢
上發證單位(人社廳/局)官網找到公示鏈接,找到工種對應的姓名。一般發證單位,例如人社廳/局,官網都會有此評審批次的公示鏈接,根據證書的下證時間找到對應公示鏈接,找到申報工種對應的姓名。此方式簡單直接。
但是需要提醒人才公示期,一般只有5~7天多的話,10天半個月也就差不多了,過去就刪除或者覆蓋了,請你按時查找,時間太久了基本找不到了!
●司法鑒定
到市級以上司法鑒定中心辦理手續,并帶上證書相關原件。當你懷疑自身的證書是復刻(證書信息都是真實,證書紙張不是人社廳發的,找其他人復制出來的) ,你可以拿著你的證書去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司法中心會將證書高度掃描后,與發證單位的證書比對鋼印和防偽碼,這種方式既確定了證書信息是真實的,也確定了證書是人社廳/局發的,司法鑒定中心會給到你鑒定證明,鑒定證明可作為跨省使用的標準。
你真的想多了,一般地方的紙質證書根本就沒有說的這些彎彎繞繞的,他就是個打印店,都能隨便做出來的證書,如果你選擇這種方式熊老師可以明確告訴你基本上沒有什么用,甚至人家都不會給你司法鑒定!
●上地方網查詢
地方網查詢的方式還是比較靠譜的,但是不是所有地方網上都有備案,比如說石家莊人社局石家莊人社局是在自己人社局的官方網站上放上了一個職稱合格人員的入口,你只要在石家莊辦理下來的職稱這個地方百分百能查到!
●上國網查詢
全國范圍內最有效的肯定是人社部的這個網查!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查詢,https://12333.gov.cn/portal/service_catalog 點(人才人事)→再點(全國職稱評審信息查詢)輸入自身的信息即可。
2020年10月人社局改革,杜絕建筑資質的亂象,避免職稱證書多省使用辦理建筑資質,準備將所有的職稱聯網。
2021年起,全國各地的職稱,基本都會陸續錄入人社部網站,截止至目前為止,這個系統依然是試運行的狀態,因為職稱已經存在了十幾年了很多老,證書根本就沒有錄入,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才的職稱證書雖然可以使用,但是依然無法查到的原因,而且各地方職稱信息錄入填報的工作并不固定,尤其是近三年到4年疫情的影響,很多職稱上報的工作都耽誤了不少,所以說有部分人才現在依然查不到,不過不用擔心現在都在錄入進行中,很多人才如果查不到的話,可以聯系熊老師看看能否協助您職稱信息錄入!
河北職稱網解讀:職稱是作為建筑企業資質辦理用,多地跨省使用,先政策透明化后,杜絕亂象。建筑類工程行業會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大量缺少有職稱的人員,尤其是特殊工種職稱,所以職稱的價值還會上升。